关键信息

本栏目聚焦“乳腺癌与生育力”的关键信息。您能够了解:
•	乳腺癌是否会影响生育能力?
•	如何提前保护生育力?
•	治疗后如何科学规划生育?
关于乳腺癌

乳腺癌,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。在中国,乳腺癌也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,根据《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》显示,我国每年新增乳腺癌发病人数接近42万人。近年来,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有逐步年轻化趋势。目前我国平均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5-49岁。其中,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占14.9%。发病年龄较西方国家更年轻,美国乳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2-64岁,其中40岁以下占比4.9%。据复旦大学肿瘤医院2007-2020年共66,201例乳腺癌数据显示,其中,<40岁乳腺癌患者占所有乳腺癌的14.9%,<35岁者占6.5%

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手段的发展,越来越多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升。目前,中国<40岁的乳腺癌患者5年和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5.5%85.0%40-49岁患者分别为88.1%88.7%

除了肿瘤治疗,年轻乳腺癌女性患者还将面临一系列特殊需求,如:卵巢功能保护、家庭建设、生育及养育子女等。这些特殊需求,与乳腺癌女性患者康复后的远期生存治疗密切相关。

 

乳腺癌的治疗方法

乳腺癌的治疗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进展,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: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、内分泌治疗等。这些综合治疗策略的应用,已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,使更多患者能够战胜疾病,实现长期生存。

患者的治疗方案,取决于乳腺癌的类型、阶段、患者对激素的敏感性等各种因素。通常,可能包括:

手术

通过手术切除肿块(乳房肿瘤切除术)或整个乳房(乳房切除术)达到治疗效果。

化学疗法(简称,化疗)

用药物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。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到体内,作用于全身的癌细胞。

化疗可以在术前也可以在手术后使用。术前化疗,可以帮助缩小肿瘤,使手术更容易实施。术后化疗,则有助于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,减少复发的风险。

放射治疗(简称,放疗)

通过机器,将看不见的高能量射线(如:X射线)直接射向治疗部位,杀死或破坏癌细胞。

放疗一般在手术后进行。

靶向治疗

是癌症治疗的新型药物。对HER2受体阳性患者,可以采用诸如赫赛汀等药物,来抑制癌细胞生长,减少癌症复发的风险。

赫赛汀的使用疗程通常需要1年。

内分泌治疗

大多数乳腺癌依赖于卵巢激素,即雌激素和孕激素,但这两个激素会刺激癌细胞生长。这些乳腺癌被称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。

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,建议服用抗雌激素药物,也就是内分泌治疗。它可以阻断体内雌激素对癌细胞影响的作用,有效降低癌症复发的可能性。但它通常需要长期服用(至少5年,最新指南已经推荐至10年)。

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主要有:

雌激素受体拮抗剂(他莫昔芬、托瑞米芬等):绝经前后的患者均可使用。

雌激素受体拮抗剂/芳香化酶抑制剂(来曲唑、阿那曲唑、依西美坦等)联合卵巢功能抑制剂(戈舍瑞林等):存在高危因素的绝经前女性患者。

免疫疗法

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,它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,依靠自身免疫机杀灭癌细胞。

乳腺癌患者在选择免疫治疗时,医生会应根据个体情况,如病情分期、免疫状态、基因变异情况等,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
 

重要提示:

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。如果您面临乳腺癌治疗,请务必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,共同制定最适合您的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
女性的生育力

女性的生育力,简而言之,就是指女性怀孕和生育孩子的能力。这种能力与卵巢储备密切相关,也就是女性在当下,卵巢内剩余的可发育成熟的卵子数量。

女性在出生时,卵巢中大约含有200万个未成熟的卵子,到了青春期,这个数量会减少到大约30-50万个。每个月,会有5-20个卵子开始成熟,但通常只有一个卵子能够成熟,并从卵巢中释放出来,进入子宫,这个过程称为排卵。而其他卵子最终会被身体吸收。如果这个卵子与精子结合,然后在子宫内着床,女性就会怀孕;如果没有受精,那么子宫内膜会脱落,导致月经来潮。

影响生育力的因素

年龄是影响生育力最大的因素之一。女性22-28岁为生育力的黄金年龄,随着年龄增长,卵子数量会逐渐减少。如下图显示,当女性在16岁时,自然怀孕的几率约50%;当超过30岁,自然怀孕的几率下降至10%左右,同时,卵子质量开始下降;到了35岁之后,怀孕更困难。

每个女性的生育能力不尽相同,因此自然绝经的确切年龄也不同。女性进入围绝经期(即绝经前10-13年),生育能力会逐渐下降。当女性自然绝经时,卵巢中的卵子几乎用尽,这意味着她将无法再怀孕。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只有在完全绝经后才意味着不能怀孕,这种情况有可能在绝经前几年就发生。

 

 

重要提示:

生育力的评估可以去医院进行指标检测,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,提高生育健康水平,必要时应寻求专业帮助。